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中国大陆第一例!心脏+主动脉全弓联合移植手术在汉完成

时间:Sun Apr 07 12:13:20 CST 2019 来源:admin


3月26日,春光明媚,在武汉大学副校长、人民医院院长唐其柱和心血管外科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来自陕西的患者李先生在医院前的草坪上种下一株樱花树,纪念并祝福自己的新生。半个月前,李先生完成了心脏移植+主动脉全弓联合移植,成为有文献记录成功实施该手术的全球第三例、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例患者。


李先生是陕西榆林一位农民。从2016年开始,他就发现自己活动后有气促的毛病,去年6月气促症状加重,而且还出现胸痛、胸闷,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辗转陕西、北京等地多家大医院就医,均未得到有效救治。北京的医生推荐他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志维教授处救治。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主动脉是血管的“主管道”,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李先生同时罹患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窦瘤、马凡氏综合征,“发动机”和“主管道”随时可能停摆。


王志维介绍,李先生的病情异常复杂,首先他有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其心脏扩张到四个成人拳头大,几乎占满整个胸腔,同时还出现心力衰竭;其次,他体内负责运输血液的主动脉血管重度扩大,正常人只有2-3厘米粗的血管,在他体内已增大到8厘米,这导致其血管壁变薄,破裂风险极高,犹如“定时炸弹”。


要想拯救生命,必须同时换掉心脏和主动脉。王志维介绍,心脏移植和主动脉同期移植手术极为少见,且手术复杂、难度高,手术医生需要同时具备高超的心脏移植技术和心脏大血管疾病手术技巧。


查阅各类医学文献,“心脏+主动脉”联合移植术式在全世界仅有两例报道,且与李先生的病情略有差异。积累了大量心脏移植和主动脉置换手术经验的王志维,在深思熟虑后,选择挑战常规,为了患者的生命尽全力。心血管外科团队精心筹划了缜密的救治计划,首先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常规心脏移植;随后利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切断患者全身的血液供应,快速进行主动脉全弓移植。


幸运的李先生仅入院一周,就等来了配型成功的心脏供体。3月13日清晨,移植手术正式开始。


早上5时,麻醉科詹丽英教授团队精心为李先生实施麻醉。在体外循环机等设备的配合下,李先生的心脏停止跳动,全身的血液供应由体外循环机负担。耗时70分钟,王志维团队快速摘除李先生的原有心脏,将健康的心脏植入,同时将各个主要血管严密缝合。


心脏移植结束后,是更为危险和艰难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联合移植。王志维介绍,主动脉这条“主管道”一旦停工,脑部及全身重要脏器的血供立刻停止,缺血缺氧的重要器官很快会进入衰竭状态。此时,必须与时间赛跑。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下,患者全身血液进入人工心肺机里进行氧合和降温,将血液从常规的37℃左右,深度降温至25℃。这一温度下可以延长器官耐受缺血的时间,最大可能减轻器官受到缺血缺氧导致的不可逆损伤。


在患者呼吸、心跳全部停止的情况下,手术团队争分夺秒,仅用时19分钟,顺利完成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移植。


在于处在深低温、停循环下的患者,移植术后心脏能否重新恢复跳动,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医护人员将血液重新输送到李先生体内,逐渐升温至37℃。随着李先生新的心脏缓慢恢复搏动,血液重新开始在体内自主循环,手术台上所有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历时7个小时的手术后,中午12时左右,李先生安全返回病房。不到24小时,他就从昏迷中苏醒,并于14日6时拔除呼吸机。14日早8时,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李先生,紧握着王志维教授的手,流下了热泪。14日中午12时,他开始自主进食。


术后的李先生恢复迅速,在逐一拔除体内各种引流管后,他开始自主下床行走。看着病房外的樱花盛开、花红柳绿,李先生按捺不住重生的喜悦,多次向心外科护士长蔡馨表达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心愿。


在得到医生许可后,26日,医院专门为李先生举行了“医患同栽‘心生树’”爱心活动。培土浇水后,李先生亲手将印有名字的铭牌,挂到了“心生树”上。他说,自己有两个心愿,一个是下半年再来武汉,参加医院举行的“换心人运动会”,并参观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另一个,是每年春天都来武汉赏樱,照看自己栽下的“心生树”。(记者龙华、胡蔓、通讯员邹亚琴)


来源:《湖北日报》2019年3月26日


友情链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 | 中华医学会 | 中国计算机协会 | 世界卫生组织 | 蓝卫通公司

京ICP备09030478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223号

技术支持: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8-2023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